close
自從Boost這個名詞被國內的很多琴友瞭解之後,就如同所有別的新鮮名詞一樣,被引發出各種理解和使用方式。不管什麼情況,什麼設備都要Boost一下。各種關於Boost的問題,也層出不窮。因此在此就把關於Boost的各種用法、疑問等都歸納說明一下。 Boost的就是推動、提升的意思。其作用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增加聲音的飽滿度、延音、動態以及響度。用來做Boost的效果器主要分為2大類,一類是本身帶有超載/失真度的,另一類就是本身不帶有超載/失真度的,通常我們把後者叫做Clean Boost。 第一類通常是用一些超載類的單快效果器來做,比如常用的TS9。現在也出了很多專門用來做Boost的單快,比如現在很出名的XOTIC的AC Boost和BB Preamp兩款效果器,就屬於此類。 如果採用一般的超載效果器做Boost,需要將Gain關到很小(或者全部關掉),同時將音量開足。而對於專門的Boost效果器,一般都是中間值為其平衡點,然後再根據自己需要進行調節。如果有條件的話,建議還是採用專門的Boost效果器,畢竟超載類效果器它的設計初衷並非是為了做Boost的,因此它會明顯的改變音色的原來特點,而且把Gain全部關掉的這種做法,實際上是對音色有一定影響的,特別是對動態和高頻部分影響比較多。 失真類的效果器一般是不建議做Boost的,也許有人會列舉出Joe Satriani或者Steve Vai用DS-1的例子,但是請注意,Steve Vai的DS-1是經過改裝的,做Boost的模式下,失真度是減小的,同時輸出增加,以適合Boost之需。而Joe Satriani更多時候是DS-1做失真,而不是Boost。我曾經試過用各種版本的DS-1(包括臺灣產、日本產以及改裝版)去Boost各種音箱和失真單快,最後發現確實是推Legacy(Vai的簽名音箱)時候的效果最好,這可能是因為Legacy這個箱子本身的聲音頻響特別寬廣等特點的緣故吧,配合DS-1做Boost確實相對要好一些,其他的搭配都讓人會有一點信號過於強而造成聲音有點堵的味道,類似車輛太多而堵車的感覺。因此如果你要用失真類效果器去做Boost,一定要注意搭配問題,相比之下,超載類效果器就要好一些,不那麼挑箱子(或者失真單快),而專門的Boost效果器則適應面就會更廣泛一些,基本上不會出現特別不好的搭配效果。同時這些帶有失真度的專門的Boost效果器,本身也可以當作一塊超載來使用,和常見的TS系列為基礎的超載最大的不同在於,此類Boost超載的聲音壓縮感都要小的多,音色更加的開放,各個頻段也相對比較平衡,不象TS系列強調中頻。這點大家可以去看看Andy Timmons為BB Preamp做的演示視頻就可以大致瞭解一二了。 | XOTIC系列 |
Clean Boost是今年來開始在國外流行起來的一種方式,其特點一般都是本身不提供超載/失真度,同時儘量保持原始信號的味道,比如Burriss的Boostier、XOTIC的RC Boost等。它本身不產生明顯的超載/失真度,因此它不僅可以用於推失真,也可以用於推Clean。可能有的人會認為,那我只需要把音箱的清音通道音量開大就可以了,通過比較,我感覺兩者的結果是不同的。把音量開大,重點是提升了聲音的響度,而使用Clean Boost重點則是提升動態範圍,打個比喻,就象一杯裝滿水的杯子,提升音量,就相當於將水繼續加到溢出,而使用Clean Boost則就象將水加到即將溢出但是還沒溢出的臨界點。音色的變化將更大程度的依賴於你演奏的力度變化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弦的動態反應更加靈敏,隨著力度的加強,你就可以得到那種介於超載和清音之間的音色。特別是對於那些家用的小功率音箱來說,一塊好的Clean Boost是能夠將你音箱的Clean音色提升一個檔次的,不僅是動態上,包括音色品質也會有所提升,主要是體現在聲音會更加立體,透徹。當然你也完全可以用Clean Boost來推一些失真單快或者音箱的失真,以獲得更飽滿和富有動態的失真音色。如果你是一個相對文氣的吉他手,那麼一塊好的Clean Boost一定是會讓你的演奏增色不少的。比如說類似Scott Henderson、Andy Timmons、Eric Johnson等人都喜歡使用Clean Boost來提升他們的清音演奏。 | Burriss Boostier |
不過Boost也不能濫用,現在太多人都喜歡有事沒事用Boost推一下,甚至有用DS-1去推MT-2這樣的用法。雖然說效果器的使用並沒有一定之規,但是類似這樣盲目的使用,其結果也不會好的。對於Boost的使用一定要適度,特別是用於推失真的使用,因為使用不得當,反而會增加噪音。就比如剛才說到的DS-1推MT-2的做法,除了增加更多的噪音,反而會使得音色變的模糊。所以使用Boost一個原則就是在使得音色變的更加飽滿、富有動態和彈性的基礎上,千萬不要用過頭,造成聲音變成模糊一片,清晰度的保證是一個衡量的界限。 Boost的連接順序也會對音色造成不同的變化。通常的方法是將Boost接在失真前面,這時候主要是提升失真度、飽滿度等。而如果將Boost接在失真後面,則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對於音量的提升,而失真度的提升則不如接在前面,但是由於整體的輸出增加,你會感覺到演奏起來的動態範圍更大。兩種方式各有自己的特點,因此現在也有不少自身帶Boost的效果器會允許你選擇是加前面還是後面,比如Fulltone新出的GT500,還有Toadworks出的Death Rattle,都具有這個選擇功能。 | Boost ’n’ Buff Death Rattle |
此外現在還有帶Buffer(緩衝)的Boost效果器,比如MI Audio出的Boost ’n’ Buff,在開的時候起到Boost作用,在關的時候,則起到一個Buffer的作用。這樣的設計是有原因的。現在大家都追求True Bypass,不過即使你的效果器都是True Bypass,那麼當這些效果器都關上的時候,還是會產生相當於大約1500pF左右的電容,約等於50英尺的導線長度,這毫無疑問會對音色造成損失。為了盡可能的減小此類損耗,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效果鏈的第一個位置上,使用一個具有高輸入阻抗的Buffer(緩衝)設備(比VHT出的Valvulator I Vacuum Tube Buffer/Power Supply)。而Boost ’n’ Buff在Bypass狀態下,就可以充當這樣的一個設備,以解決因為過多的效果器而帶來的負面影響。 | |
轉貼來源:吉他發燒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